孩子抗拒補習怎麼辦?個別指導讓學習變得不再排斥
有些孩子一聽到「補習」兩個字就立刻皺眉,不想配合、不願出門,甚至對學習產生強烈排斥感。這樣的情況常讓家長無所適從,也不知從哪裡著手改善。其實,孩子不是排斥學習本身,而是過去的補習經驗讓他感到壓力與挫敗。
傳統的補習班往往是一對多的授課方式,時間固定、節奏緊湊,學生若在短時間內跟不上,就會產生壓力。而且在團體中,學生往往不好意思提問,也缺乏針對性輔導,容易使學習變成一種無效的「被動接受」。相對之下,個別指導是一對一的教學形式,能針對學生的個性與學習狀況調整方式與內容,讓孩子有更多主動參與的空間。
個別指導老師會以引導、鼓勵與溝通為核心,而不是單方面壓迫或要求。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,較不容易產生抗拒感,反而更願意表達困難、提出問題。這種建立信任關係的互動,也讓學習不再是壓力來源,而是提升自信與成就感的過程。
除了課業指導,個別指導也能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。老師會安排適當的挑戰性任務,協助學生在成功經驗中找到學習的樂趣。當孩子發現「我做得到」、「原來學習可以不那麼痛苦」,排斥感自然就會減少,甚至逐漸產生主動學習的意願。
如果您的孩子一聽到補習就反彈,不妨嘗試轉換形式,改用個別指導模式。與其強迫孩子融入團體補習,不如讓他在個別指導中慢慢建立對學習的信任與節奏。個別指導不是更嚴格的補課,而是一種能貼近孩子、從根本改善學習態度的起點。